发布时间:2025.06.18
源地址:https://www.ft.com/content/f6cc8bbc-9e45-4062-b216-37875b75d3cc
巴黎气候协定签署十年后,煤炭需求依然在增长——主要由于印度和中国的推动——且没有达到顶峰的迹象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该国一直在加速扩展电力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
近十年前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之日,世界领导人似乎终于达成共识。他们同意努力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灾难性影响。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迅速减少煤炭的使用,煤炭是污染最严重的能源。在随后的几年里,一位又一位世界领导人承诺完全放弃煤炭。
我们必须加快摆脱陈旧且污染严重的能源的步伐,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2016 年国情咨文中提到煤炭时如此表示。到了 2021 年,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格拉斯哥气候峰会已“敲响了煤电的丧钟”,并启动了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煤电厂的计划。
不仅政治家们有这种感觉,能源经济学家也认为煤炭的使用正处于结构性下降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煤炭的污染影响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不断降低。
自工业革命以来,超过30%的碳排放来自燃煤。
按来源划分的全球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t,1850-2023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作为西方世界的能源预测权威,于 2020 年宣布全球“煤炭需求在 2013 年达到峰值”。国际能源署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煤炭消费量约占一半的国家,“已不再是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并强调全球气候政策对煤炭需求的“动力减弱”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幸的是,抵御气候变化的计划与这些说法大相径庭。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煤炭需求依然在增长,且没有达到顶峰的迹象。
“煤炭就像永动的 Energizer 兔子,永远不停歇,”国际气候研究中心 Cicero 的高级研究员格伦·彼得斯说。
所有模型都强烈一致认为,煤炭必须首先且最快地被淘汰,以遏制全球变暖,他补充道。他指出,将“应当”发生的煤炭变化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完全背道而驰”。“这是一个重大未解之谜,为什么煤炭仍在持续使用?”
如今,全球燃烧的煤炭量几乎是 2000 年的两倍,是 1950 年的四倍。每天每分钟,开采出的煤炭重达 1.67 万吨,相当于七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的容量。
世界未能摆脱煤炭依赖的原因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则不那么明显。煤炭价格低廉且储量丰富,尤其是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经济体,这些国家一直在加速扩展电力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风能和太阳能在过去十年中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但仍不足以满足激增的电力需求。尽管在大多数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低于新建煤电厂,但它们无法全天候持续供电。
“从环境角度来看,煤炭是有害的东西,”牛津大学经济政策教授迪特·赫尔姆爵士说,他指出煤炭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但从经济角度看,煤炭价格极其低廉,资源丰富,易于储存,而且能产生极高的热量。”
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增长迅速,亨姆表示,全球需要更多的一切——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更多的核能,以及更多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他指出,“非常遗憾,能源并没有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相反,各种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
近年来,几次“黑天鹅”事件也使能源体系偏向煤炭。新冠疫情导致各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以助力封锁后的经济复苏,尤其是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疫情后工业迅猛发展。
超过 65%的使用煤炭国家在 2020 年前达到煤炭发电峰值,而近 15%的国家则在去年创下了煤炭使用的新高
按能源来源划分的发电量,单位为太瓦时(TWh)。展示了自 2000 年以来累计煤炭发电量最高的 15 个国家。
尽管在封锁最严峻时期能源消耗一度下降,但随后迅速强劲反弹。
大卫·费什曼是兰涛集团驻上海的能源分析师,他表示,中国的疫情后复苏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重工业领域,“而此时能源和碳强度本应呈下降趋势”。
他补充道:“除非你能够用低碳能源满足所有能源增长需求,否则使用更多能源通常意味着使用更多煤炭。”
疫情带来的混乱也使气候议题在中国及全球的政策优先级中进一步下降。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这一情况再次出现——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从气候目标转向了能源安全。
能源危机随入侵爆发,推高了天然气价格——使得使用煤炭发电相对更便宜,取代了天然气。
优先保障能源安全也意味着以各种形式增加国内能源生产,通常包括增加国内煤炭产量。
国际能源署(IEA)天然气、煤炭及电力市场负责人卡洛斯·费尔南德斯·阿尔瓦雷斯将疫情和俄罗斯入侵归咎于打乱了 IEA 多次预测的煤炭峰值。
如果我们设想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没有新冠疫情,也没有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我认为煤炭的走势会非常符合预期,阿尔瓦雷斯说。
他曾预测煤炭消费将在 2023 年达到峰值,但现在他不再试图预测峰值时间。“我们改变了说法,现在谈论的是一个高原期。”
煤炭产能新增超过淘汰
2015 年至 2024 年各国燃煤发电容量变化(吉瓦)
随着煤炭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变得愈发根深蒂固,放弃煤炭并追求气候目标的政治意愿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美国。
在《巴黎协定》签署后的几年里,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运动发起了成功的施压行动,反对煤炭投资。资产管理公司纷纷抛售煤炭股票;银行承诺不再为煤炭项目提供融资;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也纷纷出售了其火力煤矿。
但这一趋势现已逆转。ESG 运动正在减弱,而在一些曾经将煤炭视为禁忌的地方,煤炭如今反而受到推崇。
“煤炭不再是禁忌词,”全球最大西方煤炭生产商嘉能可首席执行官加里·纳格尔今年早些时候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开玩笑说。“在当今世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的摆钟已经回摆,人们认识到,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煤仍然是必需的。”
全球范围内,37个国家正在规划新的燃煤发电项目
计划中的燃煤发电项目,规模按容量划分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自己塑造成煤炭行业的支持者,并签署了多项行政命令以促进美国煤炭产业的发展。
他在四月份说:“我称之为‘美丽、清洁的煤炭’。我告诉我的团队,除非前面加上‘美丽、清洁’,否则绝不要使用‘煤炭’这个词。”
尽管当前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炭的依赖,但大多数富裕国家正在减少煤炭消费——事实上,美国的煤炭消费在过去十年中显著下降。包括英国、奥地利和葡萄牙在内的几个国家已经完全停止使用煤炭。然而,这些减少的用量被全球最大煤炭消费国中国和印度的煤炭使用激增所抵消。
煤炭需求的未来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印度尽管在过去十年间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但其电力供应中仍有四分之三依赖煤炭。该国能源需求旺盛,消耗的电力远超其绿色能源目前的供应能力。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希望国家在 2070 年前实现净零排放。但政府更为紧迫的优先任务是提高生活水平,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人接入电网,并将印度打造成为制造业中心,以与中国竞争。
对于印度煤炭公司这家国有企业——全球最大的火电煤生产商——任务十分明确。
我们需要发展能源行业,以满足国家需求和总理的愿景,煤炭印度公司董事长普拉萨德总理表示。“鉴于我们拥有世界第五大煤炭储量,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限,我们必须依赖煤炭。”
对他来说,首要任务是避免“负荷切断”——当电力供应无法满足需求时,采取的有计划的轮流停电措施。
全球煤炭使用量增加,主要受中国和印度驱动
按地区划分的煤炭消费,2000-24
印度煤炭公司在全国拥有 300 多个煤矿,并且正在建设更多煤矿。政府预计,到 2030 年,国内煤炭产量将以每年 6%至 7%的速度增长,达到 15 亿吨。
该公司正在重新开放近三十个已关闭的煤矿,并且还有五个新建煤矿项目正在筹备中。普拉萨德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预计印度的煤炭使用量将在 2035 年左右达到峰值。
普拉萨德表示,随着时间推移,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渐下降,我们也在逐步实现能源多元化。
在某种程度上,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国对煤炭的依赖。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国和印度对空调的抢购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额外负担,而电网运营商通常通过使用煤炭来缓解这种压力。
印度一个露天煤矿,尽管过去十年在太阳能和风电场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其电力供应仍有四分之三依赖煤炭 © 美联社照片/伊尔米扬·亚瑟
自 2020 年以来,中国在推动汽车、火车及工厂等多个经济领域电气化的进程中,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经济增速。未来三年,中国每年需新增相当于加拿大总发电量的电力,以满足需求激增。
煤炭产量在山西等地保持强劲。山西是中国北方一个内陆省份,人口约 3400 万,煤炭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煤炭行业约占山西经济的 30%,提供了约 300 万个就业岗位。
王晓军,51 岁,来自山西西部的气候活动家,他说年轻时曾帮家里买煤并搬运,用于做饭和取暖。他表示,自上世纪 80 年代煤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能源以来,当地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肺部受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中学生,或者后来作为大学生,我们都在雾霾中做早操。新婚夫妇的婚纱礼服在几个小时内沾满煤尘,也不会感到惊讶或生气,”王说。“我们都认为发展是有代价的。有些人必须先致富,中国必须先发展起来,摆脱贫困。”
如今,经过过去 15 年关闭数千座矿井和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山西在某些方面已面貌全非。但煤炭依赖并未如许多人所期望的那样大幅减少或迅速下降。
山西官员面临的核心难题是如何加快煤炭转型,同时避免大规模失业和潜在的社会不稳定。自 2021 年以来,当地官员一直在探索多元化发展战略,调研了多达 14 个新兴产业,以减轻对煤炭的依赖。
近年来煤炭产量保持稳定,去年山西新开了七个煤矿,国家媒体报道。
工人在山西大同一座煤矿附近分拣煤炭。山西是一个内陆北方省份,人口约 3400 万,煤炭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 Noel Celis / 法新社 via Getty Images
山西河津的一家煤炭加工厂。煤炭行业约占该省经济的 30%,并提供约 300 万个就业岗位 © 美联社照片/萨姆·麦克尼尔
王表示,最大的问题是山西的人口尚未准备好迎接结构性经济转型。
“我们谈论的不仅是经济,更是社会,”王指出,预计未来五年该地区可能有多达 150 万人失业。“数百万人失业不仅是山西的噩梦,这可能成为中国的噩梦。”
如何保障目前依赖煤炭维生的社区的就业和生计,是全球普遍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尽管煤炭在发电中的占比正在下降,但其煤炭消费总量可能仍将继续增加。
今年,中国预计将未能实现其碳强度目标——这一目标于 2021 年设定,旨在减少单位 GDP 的碳排放量。近期新建的煤电站激增,部分原因是疫情后经济反弹,这表明煤炭发电仍将持续存在。去年,中国新建煤电厂的数量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国际社会对中国停止使用煤炭的压力——这是巴黎协定签署后几年气候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也已减弱。
李硕,华盛顿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主任,资深气候谈判专家表示,过去十年间,推动全球气候议程的国际环境已显著恶化。
早在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之前,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就已处于历史低点。这削弱了西方对话者推动北京采取更积极减排措施的能力,也助长了美国对中国清洁技术行业的污名化。
中国的煤电项目正在迅速推进
卫星图像显示了湖北省襄阳附近一座工厂的建设进展
然而,李也更为乐观地指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这些技术成本的下降,习近平似乎正将他的气候遗产与产业竞争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说:“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产业。”这就是他对气候进展的看法,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以这种方式看待气候进展,李表示。
全球何时达到煤炭消费峰值——如果会达到的话——仍存在争议。但煤炭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排放了 30%的二氧化碳。此外,煤矿开采还是甲烷的重要来源,而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
我最终对未来的前景感到相当恐惧,牛津大学教授赫尔姆说。“大家都同意我们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但他们不愿意接受由此带来的后果。”
“煤炭没有峰值,”他补充道。“增长速度会放缓,但如果我们继续以目前的煤炭消耗水平燃烧,那仍然是一场灾难。”
亚洲各地燃煤电厂的普遍新建,是煤炭未来前景黯淡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有大量已建成的燃煤电厂。许多情况下,运营现有燃煤电厂的成本低于新建电厂,气候与能源解决方案中心主席纳特·基奥恩如是说。
他正在推动一项名为“动力联盟”的计划,旨在通过碳信用额度为关闭煤炭电厂提供资金支持。
亚洲国家的煤电厂普遍较新
燃煤发电机组使用年限
国际能源署的官方估计显示,未来几年煤炭使用量将趋于稳定,可能在 2027 年左右达到峰值。
对于国际能源署分析师阿尔瓦雷斯来说,他目前的模型显示未来几年煤炭消费将略有增加。“我们并不认为煤炭会真正减少,”阿尔瓦雷斯坦言,“它可能会在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但不会很快。”
一组分析师回顾了国际能源署(IEA)关于煤炭的预测记录,发现其一贯低估煤炭需求,并预测 2026 年中国煤炭消费量有 97%的可能性将超过 IEA 的预期。
迈克尔·斯托里是去年来自斯威夫特应用预测中心的主任,该中心负责这项研究。他表示,偏见常常在预测中潜移默化地出现。“我们称之为‘愿望预测’,”他补充道,“人们希望传递好消息,而大多数人认为煤炭消费减少就是好消息。”
其他人则更直言不讳——认为中 UN 文的预测显然是错误的。潘缪尔·利伯鲁姆的商品分析师汤姆·普赖斯表示:“我刚看了那些预测,觉得简直疯狂。”普赖斯预计,煤炭使用量每年将继续增长约 0.5%到 1%。他说:“从很长远来看,煤炭是一个正在衰退的行业,但它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在 5 到 10 年内消亡。”
一些乐观主义者确实预计全球煤炭消费将很快达到峰值。不仅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大幅下降,廉价电池储能的出现也使得可再生能源能够全天候提供“稳定”电力,这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增加,煤炭发电量下降。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中国的排放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 1%。
即便这一转变最终被证明是永久性的,时间仍将比预期更晚。丹·克拉克(Dan Clark)和艾琳·德拉托雷·阿雷纳斯(Irene de la Torre Arenas)参与了额外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提供的中国 2021 至 2024 年煤炭总消费量及预测、电力按来源分类的发电量,以及电力需求变化的估计驱动因素数据。